在 Reddit 看到一篇关于 Apple Music 混乱的 metadata 系统的讨论,提到了混乱的艺人名字,feat 艺人和流派的标签管理等。

Apple Music 目前的 metadata 针对艺人做标签管理,只是简单的字符串存储和匹配,所以在本地资源库会出现「Lady Gaga」和「Lady Gaga & Bradley Cooper」是两个不同艺人的情况。

并且流派(Genre)的标签也极其混乱,目前的设定是一个专辑填写单一的流派,并且子流派和父流派存在于同一个信息层级,相似流派的混乱问题也很严重,作者提到「Hip-Hop」、「Hip-Hop/Rap」和「Rap」竟然是三个不同的流派。当代流行音乐风格多样化复杂化,理应使用多流派标签的管理方式,并且理清父流派和子流派。

此外,因为 Apple Music 本质就是 iTunes 的系统的改版,我观察到 iTunes 时期的诸多问题(feature)也都沿袭至今。相信很多人困扰的一个问题是,多语言歌曲的名字极其混乱,Apple Music 延续了唱片公司提交给 iTunes 的信息格式,其中就有针对不同语言的市场的本地化语言。所以一个歌曲的显示名称会受到「Apple 账号所在地」和「当前设备的显示语言」影响。
所以会出现:
日文歌曲,美区 Apple Music,英文系统,显示为罗马音。(唱片公司针对英文市场填的翻译就是罗马音)
中文歌曲,美区 Apple Music,英文系统,显示为英文翻译或汉语拼音。(同上)
英文歌曲,陆区 Apple Music,中文系统,显示为中文翻译。(同上)

这一设定明显是被很多人吐槽的,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想要自作聪明的翻译和不明所以的罗马音。猜想这是因为 iTunes 时期,全球的音乐市场并没有如今这么流通,所以我们会更熟悉一些歌曲的译名,例如「我心永恒」和「斯卡布罗集市」,但现在的听众会想要看到「Bang Bang」被译成「砰砰」吗?同理在英文市场,远没有如今这么多听众习惯听 K-POP 和 J-POP 歌曲。而 Spotify 一开始就是做全球流媒体的,它默认显示的都是原始名称,只有艺人名字可能会根据地区和语言不同启用翻译名,对于多语言听众来说,体验感会好很多。

一直以来,Apple Music 都是在 iTunes 的基础上做功能,在有冲突的时候也没有把 iTunes 的基础设定给丢掉,例如当你点击「A Star ls Born」这张专辑的艺人名称「Lady Gaga & Bradley Cooper」的时候,你会直接进入「Lady Gaga」的艺人页面,「Bradley Cooper」会被直接忽略,同样的可以看「The Lockdown Sessions」里的任何一首歌曲。而 Spotify 则不会这样。

Apple Music!

Spotify!

这些种种设定,仅仅给用户提供自定义选项,例如允许用户设置显示歌曲原始名称,是远远不够的(虽然连这个选项都没有提供),时过境迁,iTunes 的一整套系统已经不太适用于当今的全球音乐市场了,而我也看到在下一版 macOS Monterey 12.2 里有针对 music.app 进行重构,因为现在的 music.app 还是延续了 iTunes,是大量基于 Web 的应用,所以长期被抱怨卡顿,鲜有切实改进。但客户端的流畅度优化只是一方面,Apple Music 想要解决以上种种问题的话,是需要自底而上重构的,需要拋弃 iTunes,否则如今混乱的音乐库实在是难以称上优秀。

留言

2022-01-23

⬆︎TOP